媒体人: 赵睿加盟首钢符合规则 但背后却折射CBA规则的监管难题
8月29日讯 一下,我却非常实在地给人提了一堆意见,实在是不解风情。但说实话,从一开始,我就不看好大姚这些改革举措能真正落地。想用规则管人,那就得尽可能把规则搞得无懈可击或者漏洞少一些,如果都是自说自话,那很难落地,即便执行也会走样。
当时,大姚领导下的CBA公司一部分新加盟的人士对新规则的效果格外憧憬,他们还在大说特说CBA实现了管办分离。他们认为CBA公司20位股东都一致认同的事情,且已写入公司规章,就可以从严执行、有规必依。只要查出违规行为就严格按照制度来严惩,被查出阴阳合同的德勒黑应该是撞到枪口上的第一人。确实有那么一段时间,CBA严惩了几个违反标准合同和工资帽的俱乐部。
不过,随着中国篮协日益重视中国男篮的成绩,中国篮协也开始加强对CBA的要求,CBA管办分离这个词提及的次数越来越少,直到再也无人提及。2023年为了冲击世界杯的好成绩,中国篮协亲自下场来帮周琦解套,为此中国篮协给俱乐部开了罚单、强调自己对规则有制定权和解释权,可以越过CBA公司直接处罚俱乐部,这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还出现退赛风波。
8月18日深夜,中国篮协更是亲自发文、高调宣布,在他们的斡旋下,成功推动了周琦和赵睿互换。
从积极一面来看,篮协为了保证中国男篮国家队核心球员可以安心备战世界杯,所以才亲自下场来主导球员交易,成功赶在世界杯开赛前让周琦签约广东男篮,让周琦可以获得CBA保险的保障,从而让周琦安心参加世界杯、为国征战再无后顾之忧。但从消极一面来看,中国篮协在管办分离的情况下强行插手CBA球员转会事宜,还为周琦特事特办,破例允许周琦只跟广东男篮签下一年D类合同,此外还默许周琦团队和广东男篮围绕这一年的合作情况签署保密协议。
当时CBA其它俱乐部都对此有异议,认为篮协不能公开践踏CBA公司关于“D类合同至少签两年最多签五年”的规定,而默许双方签保密协议更是容易诱发一些不合规的行为。
我当时就此事咨询篮协注册部的相关人士,对方告知我:“中国篮协有权利特批周琦和广东宏远只签1年D类合同,因为当初篮协授予CBA公司的是CBA联赛的竞赛组织权和商务权益,而核准球员注册一直都是篮协的职权范围。篮协有权在注册问题上给予特别批准,哪怕此事与CBA公司现行的规定有冲突。目前该签约进行了公示,如有俱乐部不理解不接受,可以提出异议,但中国篮协在CBA重大事务上有一票否决权。”
一言以蔽之,篮协在注册规则上拥有规则制定权和解释权,而且可以按照自身需求临时修订或者特事特办。
姚明事后对此的回应相对柔和,但说的还是特事特办的道理,他大致的意思是,球员和俱乐部双方申请特事特办、希望只签1年,中国篮协批准此事不危害任何人的权益。其它俱乐部如果也有类似的需求,也可以单独提出申请,以供中国篮协特批。这种解释显然无法得到大家的认可。于是,为了平息争议,中国篮协要求CBA公司在2024年夏重新修订规定,以后的D类合同可以只签1年。
回头望去,CBA俱乐部们和球星们对CBA工资帽和标准合同的敬畏感,可能就是从2023年8月18日深夜就已经荡然无存了。所有人都明白,如果你能力足够强、咖位足够,你也可以让篮协为你特事特办,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则是可以被重新解释的。姚明当初自己带头效仿NBA推出了CBA工资帽和标准合同,但他领导下的中国篮协为了国家队成绩又亲手破坏了他制定的CBA规则。
我记得特别清楚,在周琦一年D类合同签约广东男篮后,有位CBA俱乐部老总痛心疾首地跟我说:“篮协明着开绿灯,大家都这么搞的话,哪还有什么规则敬畏感?签字费以后不仅卷土重来,而且会愈演愈烈”。一语成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