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西罗闷局背后埃斯图皮尼安中柱与莫德里奇的时间悖论_米兰_博洛尼亚_防守
圣西罗的记分牌亮着零比零,半场休息的哨声吹响时,看台上响起几声零星的嘘声。不是比赛不够激烈——相反,节奏快得让人喘不过气,洛夫图斯-奇克的冲刺和莫德里奇的调度都在试图撕开博洛尼亚的防线。但进球就是没来。最大的功臣是门柱,第24分钟,埃斯图皮尼安那脚内切射门蹭着草皮砸中立柱,弹回场内的瞬间整个球场都叹了口气。
这家伙是米兰今年夏天才签下的边路新援,从南美过来,身价不低。现在看,适应速度倒是不慢,几次前插的时机选择挺聪明,和萨勒马克尔斯的配合也渐有默契。不过意甲的防守密度和节奏,到底和南美不一样,那次射门选择其实可以再稳一点。当然,这种话现在说是马后炮了,机会出来能打到这个程度,已经算不错。
博洛尼亚这边也没闲着,奥尔索利尼和利科吉安尼斯在左路试了几次突破,虽然没形成绝对机会,但迈尼昂和托莫里都没敢放松。意大利诺的球队防守组织得很紧凑,弗格森和弗鲁勒在中场的拦截范围很大,米兰要想靠短传渗透打进去,难度不小。
阿莱格里排了三中卫,加比亚和帕夫洛维奇的组合看起来还算稳,但出球还是有点吃力。有时候球发展到前场,选项不多,只能回给莫德里奇重新组织。莫德里奇这年纪还能在这种节奏的比赛里拿球转身,实在有点离谱。四十岁了,跑动距离不见得比年轻人少,传球成功率也高。记得几年前还有人说他该去美国养老,现在看,倒是意甲又被他骗多两年。
吉梅内斯那次射门被斯库鲁普斯基扑得干净,没什么可埋怨的。博洛尼亚门将反应一直在线,联赛前两轮零封不是白拿的。倒是米兰这边,进攻端偶尔显得急躁,洛夫图斯-奇克冲得太猛反而几次陷入包围圈,拉比奥的插上时机也稍显犹豫。
半场零比零,双方教练估计都在更衣室里调整战术。阿莱格里大概会要求两个边翼卫更坚决地前压,意大利诺则可能叮嘱奥尔索利尼多回防协助。这种局面下,谁先犯错谁就可能输球。
埃斯图皮尼安那脚门柱会不会成为全场的转折点,不好说。但这类比赛往往就是由一两次机会决定的。米兰球迷可能已经开始怀念特奥的爆点能力,但新援总需要时间。博洛尼亚的防守韧性比上赛季又有提升,弗鲁勒的经验确实帮了大忙。
下半场看谁先沉不住气,米兰必须赢球的压力更大,博洛尼亚客场拿一分也能接受。阿莱格里会不会早点换普利西奇或者恩昆库?意大利诺应该不会轻易改变防守结构。战术博弈才刚热起来。
莫德里奇还在跑,跑得比某些二十多岁的人还勤。偶尔会想起皮尔洛在这个年纪干的事,大概也是用传球和节奏控制比赛。但莫德里奇踢得更直接,更多向前输送,防守贡献也不低。这家伙的年龄是不是谎报了啊,开个玩笑。
圣西罗的草皮有点干,球速偶尔会慢半拍,双方传接球失误都比平时多。估计半场休息时浇水车得赶紧工作一下。不过这些细节,球迷看不见,只会觉得比赛节奏断断续续。
裁判今天尺度放得比较宽,身体接触基本不吹,双方动作也越来越大。加比亚和卡斯特罗那次对抗后互相瞪了一眼,好在没吵起来。意甲裁判现在普遍这样,鼓励对抗,只要不是特别过分的犯规都不轻易掏牌。
半场数据懒得列了,反正射门次数差不多,控球率米兰略高但没转化成优势。博洛尼亚的反击次数更多,只是最后一传质量一般。迈尼昂那次出击摘传中挺稳,法国门将虽然之前受伤病困扰,状态回来得还算快。
更衣室里阿莱格里大概在画战术板,意大利诺则可能强调阵型紧凑性。足球比赛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谁先抓住那一下,谁就能带走胜利。至于门柱,那是运气问题,教练也控制不了。
埃斯图皮尼安低头走回通道,那球要是进了,现在完全不一样。足球世界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