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足坛的又一串酸葡萄?纽卡斯尔的天价引援到底惹了谁_托马斯·沙夫_沃尔特马德_球员

作者:米妮小小编发布时间:2025-10-12 13:13:11阅读次数:0

托马斯·沙夫,这位在云达不莱梅待了41年的功勋人物,最近一番话算是把德国足坛的暗流给摆到了台面上。他对着《图片报》说,纽卡斯尔联花6900万英镑签下尼克·沃尔特马德这事儿,“简直是疯了”。他甚至还补了一句,说谁要是觉得沃尔特马德值这个价,那“应该被关进紧身衣里”。

这话够狠的,沙夫在不莱梅的地位举足轻重,他的话自然分量不小。但这股怨气,似乎不仅仅来自不莱梅。整件事看下来,更像是德国足球界,特别是拜仁慕尼黑那边,集体对这笔交易感到不爽。毕竟,就在不久前,拜仁自己那份6000万欧元的报价,被不莱梅给拒了。这种感觉我见得多了,一个联赛的霸主想从“小兄弟”那儿买人没买到,结果球员转头以更高的价格去了英超,那种滋味肯定不好受。

所以,沙夫口中的“疯了”,到底是指纽卡斯尔的报价,还是指当今的转会市场?他自己也说了,“现在普遍支付的转会费,就是疯了,完全不真实。”这话倒也没错。作为一名跑了十几年足球新闻的记者,我对如今动辄八千万、一亿的标价也早就麻木了,但偶尔还是会感到一丝荒谬。沙夫那一代的足球人,看到今天的数字,感到震惊和无法理解,完全正常。

不过,他的话里还有一层意思值得琢磨。他说:“尼克不能因为这笔转会引起如此大的轰动而受到指责。他是个好孩子,头脑聪明。”然后又说,“他有能力在德甲踢球,这一点很早就明确了。”听着像是在维护自己的昔日弟子,但话锋一转,又回到了那个“紧身衣”的刻薄比喻上。这有点矛盾。与其说是在批评纽卡斯尔,不如说是在表达一种无力感——德甲培养出的好苗子,自己留不住,也卖不出最理想的价格给“自家人”,最终被英超的资本力量轻松摘走。

纽卡斯尔这边,主教练埃迪·豪的回应就显得云淡风轻。他上周被问到这事儿,直接说转会费“无关紧要”。他说:“市场力量决定了转会费,不一定是某个俱乐部。我们很高兴尼克能加入我们。”这话说得滴水不漏,也是一个成熟教练保护球员的标准操作。豪心里清楚,6900万英镑这个标签会一直跟着沃尔特马德,直到他用表现让所有人闭嘴为止。现在球队最不需要的,就是让球员背上价格的包袱。

图片

豪的策略似乎奏效了,沃尔特马德自己也说,感觉很好。他跟英国广播公司透露,豪每天都会跟他进行一对一的谈话,而且大部分时候聊的都不是足球,而是他的搬家情况、家人怎么样。这种管理方式听起来挺“暖男”的,但效果实实在在。一个23岁的年轻人,背着俱乐部历史最高身价的压力,来到一个全新的联赛,在几乎没有合练时间的情况下被直接推上场,6场比赛进了4个球。这个开局,你说再多也没用,进球就是硬道理。

这就让沙夫的评论显得有点尴尬了,你可以说市场疯了,但当球员在场上兑现价值的时候,当初那个“疯狂”的数字,看起来也就没那么刺眼了。纽卡斯尔这笔交易,其实逻辑很清晰:他们需要一个能替代亚历山大·伊萨克空缺的前锋,看上了沃尔特马德,而市场上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拜仁。当拜仁的6000万欧元都被拒绝后,纽卡斯尔想要拿下,就必须付出更高的代价。这就是简单的供求关系,不是什么“会不会学乖”的问题。英超俱乐部现在就是有这个购买力,他们不是在做慈善,也不是在当冤大头。

说到底,德国足坛这种“酸葡萄”心理也不是第一次见了。每当有本土才俊被英超球队高价挖走,总会有一波类似的论调出现。一方面是对球员能力的某种不信任,另一方面是对金元足球的道德批判。但这些声音,在球员打出名堂后,通常也就会慢慢消失。沃尔特马德的未来谁也说不准,伤病、状态起伏,都可能发生。但至少从这头四周来看,纽卡斯尔的这笔投资,正在得到回报。

至于沙夫他们“会不会学乖”的疑问,也许该反过来问问德甲的俱乐部。当英超的电视转播合同数字摆在那里时,这种购买力的碾压就很难避免。与其抱怨别人“疯狂”,不如想想怎么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让自己俱乐部的利益最大化。不莱梅这次的操作,从商业角度看,无疑是成功的。沙夫的惋惜,更像是一种属于旧时代的、对足球纯粹性的怀念。可惜,职业足球的世界里,这种怀念往往最不值钱。

标签:
收藏
分享
发表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