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流再掀浪潮:从金玟哉到金玟赫,东亚足坛格局重塑下的中超警醒_足球_青训_1
在蔚山现代与广岛三箭的比赛中,韩国的新星金玟赫的精彩表现引起了广泛关注。金玟赫,这位与前辈金玟哉名字相近的年轻中场,以近乎完美的防守技术展示了东亚足球人才的快速涌现。与此同时,韩日足球的优势愈加明显,金玟哉稳固后防,金玟赫逐渐崭露头角,而中超在亚冠赛场的低迷表现再次让人担忧,或将面临“零进球”的尴尬局面。
韩国足球的人才培养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孙兴慜、寄诚庸等球员的崛起,到金玟哉、李刚仁和金玟赫等新星的快速崭露,韩国足协实施的“黄金年龄计划”和校园足球体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威海市与韩国的合作经验表明,系统化的人才培养需要政策的持续支持与文化的深度渗透,而这恰好与韩国足球长期以来对青训的投入相符。
日本足球也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深度。尽管广岛三箭在比赛中败北,三笘薰和久保建英等海外球员的缺席却给了更多本土年轻球员机会,展示了他们的潜力。J联赛的职业梯队体系和校园足球的双轨发展,使得日本国家队常年拥有50人以上的高水平人才储备。相比之下,中超的青训投入显得不稳定,“金元足球”退潮后,基础建设的不足逐渐暴露出来。
当前,中超的困境亟需反思。尽管韩日球员在欧洲五大联赛中站稳了脚跟,中超却陷入了“依赖引援、忽视青训、成绩下滑”的恶性循环。张桂梅校长创办女子高中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情怀,更需要科学的体系。足球同样如此——威海作为东北亚门户枢纽的“四港联动”战略,提醒我们在足球发展中,开放合作与本土培养必须并行推进。
通过中日韩经贸合作示范区的建设经验,我们明白了区域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面对韩日足球的崛起,中超必须重拾“若金,用汝作砺”的精神,建立长久可持续的青训体系,而不是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只有在深耕人才培养的沃土上,中国足球才能避免在东亚足球格局中持续被边缘化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