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马2-1巴萨,评分出炉:什琴斯尼9.6分第一,姆巴佩获全场最佳_维尼修斯_贝林厄姆_进球
巴萨门将
什琴斯尼
输了比赛,却以
9.6分
的高分碾压全场
,
这一反常识的结果,成了国家德比赛后最热的争议焦点。 当伯纳乌的记分牌定格在2-1,皇马球员疯狂庆祝终结对巴萨的四连败时,数据网站Sofascore却将最高评价给了一位败方球员。
而西甲官方偏偏把最佳奖项颁给了罚丢点球的姆巴佩,这场价值25亿欧元的对决,胜负之外,评分体系撕开了另一道口子:足球世界到底该用数据还是影响力定义价值?
![]()
VAR的“抢戏”:两次改判与进球无效
比赛一开始,VAR就成了主角。 开场仅2分钟,裁判首次介入:亚马尔回防时在禁区内与维尼修斯发生接触,起初判给皇马点球,但查看回放后改判维尼修斯犯规。 前西甲名哨拉奥斯的解读点燃了舆论:“空间不属于任何人,亚马尔先占位,是维尼修斯踢到了他。 ”
短短十几分钟后,VAR再次改写剧情。 姆巴佩一脚世界波破门,伯纳乌刚沸腾,裁判却通过划线技术认定越位在先,“体毛级”判罚让进球无效。 皇马球迷的欢呼两次戛然而止,而巴萨则侥幸逃过一劫。
![]()
进球大战:姆巴佩破僵、费尔明闪电回应、贝林厄姆一击制胜
第22分钟,姆巴佩终于让主场球迷踏实了。 他接贝林厄姆直塞形成单刀,冷静推射破门,皇马1-0领先。 这一球打破了他此前“国家德比0进球”的尴尬,也让皇马摆脱了VAR争议的阴影。
第38分钟,皇马小将居莱尔中场带球被断,巴萨迅速反击,费尔明跟进推射扳平比分。 1-1的比分只维持了5分钟:第43分钟,维尼修斯左路突破后传中,贝林厄姆后点包抄推射空门得手,皇马再度超出。 整个上半场,双方攻防转换如闪电,几乎没有喘息之机。
![]()
门神对决:什琴斯尼扑点救主,库尔图瓦低调守胜
第49分钟,贝林厄姆制造点球,姆巴佩主罚却被什琴斯尼飞身扑出。 这次扑救不仅保留了巴萨的希望,更展现了这位波兰门神的顶级反应:他全场完成8次关键扑救,3次面对皇马的单刀或近距离射门。
尽管库尔图瓦的7.1分略显平淡,但他稳健地守住了胜局。 而什琴斯尼的9.6分背后,是巴萨防线屡被撕破的无奈:若非他高接低挡,比分或许早已扩大。
![]()
评分争议:数据与口碑的撕裂
赛后的评分榜成了“平行世界”,
Sofascore依据数据将最高分给到什琴斯尼,而西甲官方却将最佳球员颁给姆巴佩。 这种撕裂源于评价标准:数据网站看重细节(如扑救次数、传球成功率),姆巴佩因罚丢点球被扣分;而官方更关注“胜负影响力”,他的开场进球是皇马打破僵局的关键。
另一个争议点是亚马尔, 16岁新星仅得6.9分,球迷为“该看潜力还是现实”吵翻。 他全场2射0正、21次丢失球权,过人成功率不足50%,与此前的高光表现差距明显。 但支持者认为,德比的压力对年轻球员已属不易。
![]()
战术博弈:阿隆索的变阵与巴萨的控球失效
皇马主帅阿隆索的调整堪称胜负手, 他让贝林厄姆出任右边锋,卡马文加前置前腰,用楚阿梅尼和居莱尔组成双后腰,针对性压制巴萨中场核心佩德里和德容。 这一变阵让皇马虽只有32%控球率,却轰出23脚射门。
巴萨则陷入“无效控球”陷阱, 68%的控球率未能转化为进攻威胁,反而因后场传导失误被皇马抢断反击。
![]()
冲突与情绪:维尼修斯的不满与终场红牌
胜利之外,皇马也埋下隐患。 第71分钟,维尼修斯被换下时直接黑脸走向更衣室,这一画面在赛后反复播放。 他本场虽无进球助攻,但多次突破制造威胁,6.8分的评分显然无法让他满意。
终场前,冲突再次爆发。 佩德里因犯规染红,双方球员纠缠不休,将国家德比的火药味延续到哨响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