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申花剑指冠军,外援却拖后腿?豪言之下,阵容短板藏不住了!_本赛季_球员_海港
上海申花本赛季的表现还算不错,虽然始终稳居联赛前三,目前仅落后上海海港2分,且最后一轮将做客对阵津门虎,理论上他们仍有争冠的机会。然而有趣的是,在收官战尚未结束的情况下,申花已经通过媒体传达了下赛季的目标——直指中超冠军,并明确表示必须引进高水平外援。虽然他们的口号喊得很响亮,姿态也很强硬,但问题在于,按照申花目前外援的配置和引援策略,这番豪言是否真的是雄心壮志,还是又一次自我感动?
首先,来看看现实情况。申花这两年最大的问题,根本不在于“是否有足够的资金”,而是在于“如何有效地花钱”。外援方面,他们要么长期受伤困扰,要么状态波动很大,导致每到赛季关键阶段,阵容的完整性和竞争力就比其他争冠对手差一大截。更让人担忧的是,最近申花曝出的部分引援计划,明显透出了一种“通过签大牌来延续生命”的冲动色彩。
![]()
这种操作方式,与其说是在打造一支长期稳定的争冠队伍,倒不如说是在通过吸引眼球的签约来安抚球迷情绪,制造一些话题和关注度。真正有眼光的豪门球队,会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合理分配外援名额?现有的战术体系中,缺的是速度型球员、支点型球员,还是组织核心?新引进的球员如何和本土主力配合?这些问题如果没有理清,哪怕引进再大牌的球员,也可能会与球队的风格不匹配,无法融入。
从技战术角度分析,申花目前最需要补强的,并不是外援的“名气”,而是他们的“功能性”。球队迫切需要一名能够在高强度对抗中稳定把握机会的锋线外援;需要一名可以在中场调度、掌控节奏并具备向前传球能力的组织者;还需要一名兼具速度与突破能力的边路球员。如果没有这些具体功能性的补强,申花即便保持现有的国内阵容,下赛季在联赛中的上限也只能是“争三保四”。想要真正超过海港和泰山,不仅仅是喊口号“我们要争冠”,而是要有一套能让球队整体实力超越对手的外援组合。
![]()
当然,申花选择在这个时机明确表示“下赛季冲击冠军”,本身就说明俱乐部已经不满足于长期在中超中游的地位。但如果管理层不愿在球队结构上做出实质性的调整,依然指望通过一两笔“噱头级”的大牌引援来应付,那么这番豪言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对申花来说,真正的尊严并不是“嘴上不服输”,而是下赛季通过实际成绩和关键比赛,真的能够把海港和泰山甩在身后。而在此之前,外援的补强必须先搞定,做好这道必答题,再去谈其他的目标。